引言
造纸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,然而,造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,这些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、悬浮物、酸碱物质等,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。为了保护环境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,我国制定了《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规范》,以确保造纸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。
造纸废水来源及特点
造纸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制浆、抄纸、施胶、染色等环节。造纸废水具有以下特点:
- 有机物含量高: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木质素等,含量较高。
- 悬浮物含量高: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来自纤维、填料、胶料等,含量较高。
- 色度深:造纸废水中的色度主要来自染料、颜料等,色度较高。
- 酸碱度不稳定:造纸废水中的酸碱度受生产过程的影响较大,波动范围较大。
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规范要求
根据《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规范》,造纸废水处理应遵循以下要求:
- 达标排放:造纸废水处理后的排放水质应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。
- 资源化利用:鼓励造纸废水处理后的水资源进行回用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。
- 节约能源:在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,应尽量采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,降低能耗。
- 减少二次污染:在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,应采取措施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。
造纸废水处理工艺流程
造纸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- 预处理:包括格栅、调节池等,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块悬浮物和调节水质。
- 物理处理:包括沉淀、气浮等,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。
- 生化处理:包括好氧生物处理、厌氧生物处理等,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。
- 深度处理:包括混凝沉淀、过滤、消毒等,主要目的是提高出水水质,满足排放标准。
主要处理技术及设备
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- 好氧生物处理: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、水等无害物质。
- 厌氧生物处理: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、二氧化碳和水。
- 混凝沉淀:利用混凝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等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,便于沉淀。
- 过滤:利用过滤介质截留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等物质,提高出水水质。
- 消毒:利用消毒剂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,确保出水安全。
造纸废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- 格栅:用于拦截废水中的大块悬浮物。
- 调节池:用于调节废水的水量和水质。
- 沉淀池:用于沉淀废水中的悬浮物。
- 气浮池:用于气浮废水中的悬浮物。
- 生化池:用于进行生化处理。
- 过滤池:用于过滤废水中的悬浮物。
- 消毒池:用于消毒废水。
监测与维护
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,应定期进行监测,确保处理效果满足要求。监测项目主要包括:
- 水质:包括COD、BOD、SS、pH值等。
- 设备运行状态:包括设备运行时间、运行负荷、设备故障率等。
- 能耗:包括设备能耗、电耗等。
此外,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运行成本。
结论
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规范的实施,对于保护环境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。造纸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,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,确保废水处理效果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北登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造纸废水技术规范:造纸废水工艺设计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